18歲時候的張玉洪,是一個沉浸在油畫的美好中的年輕人,經過多年的學習,有著扎實的油畫功底,已經可以出師的他風華正茂、心懷抱負,已經做好在油畫領域里大展拳腳的準備??伤差A想不到,未來卻與玉雕扯上關系。油畫作為西方繪畫美學中的一個特別畫種,對培養人對色彩的感知與運用上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油畫一向都是開放式的藝術創作,有助于開發人的思維與想法,而這些想法卻在他后來的玉雕上派上大用處,這一堅持就是十年。
張玉洪
油畫、玉雕,聽起來完全不搭邊,前者來自西方,后者出自東方。平面“加法”作畫與立體“減法”雕刻似乎相差甚遠,而他卻兩者兼得,西方藝術照樣可以“洋為中用”中西合璧,尤其是對色彩的處理。
在十年的時間里很多想法在他腦海中不斷堆積,而油畫的局限讓他開始反思,一次與玉雕藝術偶然的邂逅,他很釋然,玉石雕刻中諸多施展形式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他大膽地做了一個選擇玉雕這條路。但選擇玉雕并不代表他就徹底放棄曾經深愛的油畫,眾所周知,玉雕需要很多好的繪畫基礎以及美學理念,張玉洪有著10多年的油畫基礎,這為他轉行做玉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張玉洪油畫作品
油畫注重色彩的調配,善于運用顏色來展現不同的視覺效果,所以從張玉洪的玉雕作品中我們也能輕易地感覺到這一點。巧用料子的顏色,充分發揮想象力,合理利用每種色彩,就如一幅油畫一樣,用大膽夸張的色彩來展現玉雕作品的意境。
既生圓滿
張玉洪玉雕作品
正如他最近創作的這件作品《既生圓滿》,沒有太多的刻畫,利用瑪瑙本身的顏色分布與走向,勾勒出佛光萬照,功德圓滿的畫面,神圣而威嚴,寓意人生一世,追求的是修行圓滿,功成名就的意境。
由淺入深
逐漸地不同程度地顏色柔和在一起,形象逼真,整個畫面毫無違和感,仿佛這塊料子本就是為了這個意境而生的,可見從事油畫多年的他對色彩的敏感與把握已經到了一種駕輕就熟的程度。張玉洪對料子的追求也很高,有時候為了找到達到自己想要雕刻意境的材料,他寧愿等上好久也不愿隨便找塊料子來將就。
雕刻處理
張玉洪一直是個積極樂觀的人,他覺得人應該學會享受自己的做事每個過程,并從中需求滿足感,他曾經說過,做玉雕就如畫油畫一樣,每天不畫上幾筆,心里總覺得缺著什么,他享受自己雕刻時候的一刀一刻,這讓他找到了曾經做油畫的快樂。所以一直以來,張玉洪都有一個習慣,只要收藏他的一件玉雕作品,他都會親手繪一幅油畫附送給藏友,一是為了與藏友分享自己的油畫作品,而是為了表達自己對玉雕和油畫的喜愛與渴望。
張玉洪早期油畫作品欣賞